5月24-25日,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共65名同学赴沈阳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实战训练”。本次活动由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王静带队,班主任李静宇、专任教师乌日丽歌两位老师参加活动,行程“两天一晚”。本次专业实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采用以“我的课程,我做主”形式开展了一场“特种兵旅游”,课前学生们通过几轮讨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旅游线路的制定,课程实施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旅游产品设计、服务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讲解能力的过程。本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了将课程学习践行在实际行动中。
中国工业博物馆合影
5月24日清晨6:30,大家整装完毕,带着青春与朝气,奔赴这场融合工业遗产活化、文化创意开发、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探寻辽宁古代发展历程的综合性实践中,同学们化身全能型旅游从业者,从通辽到沈阳,完成线路规划、酒店产品协议价、景区产品预定等从设计到服务落地的全流程实战。上午10:20抵达中国工业博物馆,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领略了气势恢宏的铸砂车间、见证了铁西工业的发展历程等,这里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历史与成就,更激发了大家对工业文明的思考和探索。中午12:20抵达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1905年沈阳铁西工业区始建,开启百年工业史,这里普及大众参与艺术、走近艺术,让艺术身边化,增进大众对本土当代艺术的兴趣。下午2:40抵达沈阳故宫,穿梭如织的游客中,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大家在文创店流连忘返,对比各地文创产品的差异和灵感。
学生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入口讲解
退休教师做志愿讲解员的精神与魅力
5月25日,经过一晚的修整,早上8:20,在景区开园前抵达张学良旧居,从“小青楼”到“大青楼”,从建筑风格到室内陈设,不仅加深了对张学良将军生平事迹的了解,更通过建筑形式探索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情境,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探讨沉浸式旅游场景设置。10:20抵达辽宁省博物馆,这座有着22个场馆的建筑,从辽宁古代发展历程到今天的蜕变,从明清瓷器、玉器展到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历代玉玺展等专题展,无不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宝藏,在这里还参观了甘肃敦煌专题展,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傍晚7:00,大家平安顺利达到校园。
辽宁省博物馆前合影
《专业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必修课,教学安排1周,学分1分。本次“我的课程,我做主”专业实习活动,学生们通过深度参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们先后完成线路策划、酒店预定、景区预约、领队安排以及导游讲解等环节,在整个活动中,大家各司其职,遵守时间和纪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宝贵经历。通过此次专业实习活动,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文旅资源,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产品设计、服务管理和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憧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继续发扬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