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我校承办的“北疆文化视阈中的西辽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辽河文明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通辽市碧桂园酒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东海,通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航,通辽市文博院、云南省委党校、天津古籍出版社及《历史教学》编辑部等机构相关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田明主持会议开幕式。
赵东海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与学科建设成果。他表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将整合学科优势,全力推动西辽河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学者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西辽河文化品牌。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为西辽河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赵天晓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是西辽河文化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要充分发挥西辽河文化的“大熔炉”特性,促进文化价值向发展功能的转化。
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秋喜宣读基地及研究院成立文件。
赵东海,赵天晓,国务院世界史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东育,内蒙古大学研究员张久和共同为西辽河文明研究基地揭牌。基地负责人赵东海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顾问、委员、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宪功汇报基地工作进展。
开幕式后,举办了西辽河文明研究基地建设学术圆桌会议和北疆文化视阈中的西辽河文化研究学术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西辽河文化,为基地建设建言献策。
本次研讨会为西辽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力推动了西辽河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