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历史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学历史教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在师范生培养、教师教育培养中的作用,2025年5月25日,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在思源楼303会议室召开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融合创新教学能力工作坊暨中学历史教育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会。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通辽市教研室、科尔沁区教育研修中心、通辽市新城第一中学、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中学等教研室和中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宪功主持。学院院长田明教授、贾淑荣教授及部分学院教师、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历史学本科生参加会议。
在开幕式上,学院院长田明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历史学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我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点和中学历史教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为我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我院在历史教师教育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会主旨报告由贾淑荣教授主持。楼建军教授结合近年来审阅硕士论文的情况,深入剖析了当前硕士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并给出了教研论文写作的建议。
蔡娜副教授聚焦于博物馆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这一重要课题,深入阐述了其在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所蕴含的双重价值。并以实际例证,展示了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周国琴教授重点讲解了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她指出,帮助中学生了解史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学科素养,更能让中学生认识到,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本知识,而是生动可感的过往生活。这为中学历史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历史学专业建设、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点建设、学生培养等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我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构建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教师教育研究新平台的重要举措。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学历史教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动学研互融,提升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用实际行动将“学术北疆、育人戍边”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实处,为北疆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田明院长致辞
副院长张宪功主持开幕式
楼建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周国琴老师作主旨报告
蔡娜老师作主旨报告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