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走进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举办的“旅游商品大赛暨旅游商品开发趋势与技巧培训讲座”,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实践课堂延伸至行业一线。本次活动以“校政企协同、产学研融合”为理念,通过会场专题讲座和会下案例研讨的方式,推动专业教学与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双提升,本次活动由旅游管理教研室林建筑老师和学工办主任邰朝鲁门老师带队。
讲座现场
嘉宾主讲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陈斌应邀担任主讲,立足通辽市科尔沁文化、草原生态、非遗技艺等特色资源,深入剖析国内外文旅商品开发趋势。从民族文化IP提炼、非遗技艺活化利用,到“场景化消费”“情感化设计”等市场策略,陈斌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为师生及企业代表呈现了一堂生动的“产业前沿课”。作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课程的核心实践环节,本次活动聚焦“民族地区文旅商品创新开发”主题,组织学生参与文旅行业企业的研讨和学习,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产业场景下的学习机会,也为本土文旅商品开发注入青年创意力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双向奔赴。
会后合影
这场“行走的课堂”有效弥补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为学院与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文旅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机制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为教学注入行业前沿动态,还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双向流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支撑。